工信部網站周五發布消息,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《石化化工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(2025-2026年)》(以下簡稱《方案》),從強化產業科技創新、擴大有效投資、拓展市場需求等五個方面提出10項具體舉措。
《方案》提出,2025-2026年,石化化工行業增加值年均增長5%以上,經濟效益企穩回升,產業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,精細化延伸、數字賦能和本質安全水平持續提高,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明顯,化工園區由規范建設向高質量發展邁進。
在強化產業科技創新,提升有效供給能力方面,《方案》首先提到,增強化供給。聚焦集成電路、新能源、醫療裝備等重點產業鏈需求,支持電子化學品、聚烯烴、高性能纖維、特種橡膠、高性能膜材料等領域的關鍵產品攻關,采用“揭榜掛帥"等方式開展協同創新,加快布局精細化學品等石化化工領域制造業創新中心、新材料中試平臺、數據資源節點。
在擴大有效投資方面,《方案》提出,加強重大石化、現代煤化工項目規劃布局引導,嚴控新增煉油產能,合理確定乙烯、對二甲苯新增產能規模和投放節奏,防范煤制甲醇行業產能過剩風險。石化領域嚴格執行新建煉油項目產能減量置換要求,重點支持石化老舊裝置改造、新技術產業化示范以及現有煉化企業“減油增化"項目。
另外,《方案》提到,加快數字化綠色化轉型。開展“人工智能+石化化工"行動,加快行業高質量數據集建設,支持企業加強重點設備智能化適配改造,部署一批針對分離、蒸餾、提純等行業典型單元操作需求的場景模型,訓練建設石化化工行業大模型,遴選發布一批帶動性強的典型案例。
拓展市場需求方面,《方案》提出,組織石化化工產品供需對接活動,推動合成樹脂、涂料、輪胎等生產企業與建筑、汽車、船舶等下游用戶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,提高傳統領域供需適配性。圍繞新能源、低空經濟、人形機器人等新興產業,積極拓展新能源電池材料、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、特種工程塑料等應用。
壯大發展載體方面,《方案》提到,持續做好化工園區設立、認定、擴區、復核和問題整改。實施化工園區競爭力評價導則、智慧化評價導則,全面開展化工園區分級評價,加快對標改造、提級進步。
除上述四個方面,《方案》在深化開放合作方面提到,積極應對國際貿易環境變化,持續落實好穩外貿政策措施,指導和幫助企業應對國外不合理貿易限制措施。用好《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》等自貿協定,深度參與高質量共建“一帶一路",穩妥推進海外油氣、鉀等資源開發利用合資合作,積極開拓新興市場,拓展石化化工產品出口渠道。
在7月18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,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謝少鋒曾提到,要筑牢工業經濟基本盤,實施新一輪鋼鐵、有色金屬、石化、建材等重點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,推動重點行業著力調結構、優供給、淘汰落后產能,具體工作方案將在近期陸續發布。
最近一段時間,各個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陸續出爐。
9月24日,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自然資源部、生態環境部、住房城鄉建設部、水利部、農業農村部等六部門發布《建材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(2025-2026年)》。
在此之前,《汽車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(2025-2026年)》、《電子信息制造業2025-2026年穩增長行動方案》和《電力裝備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(2025-2026年)》相繼發布。
統計數據顯示,電氣機械、汽車、電子、通用設備、化工、有色金屬等行業對規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進一步提升。今年上半年,裝備制造業、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分別達到35.5%和16.4%,電子、電氣機械、通用設備等行業利潤增長超過10%。
上一篇:氣表接頭有什么作用?